《金屬》銅市供應緊縮影響 LME期銅上漲1.7%
(2025/06/27 06:39:14)

MoneyDJ新聞 2025-06-27 06:18:31 記者 黃文章 報導

倫敦金屬交易所(LME)3個月基本金屬期貨6月26日全面上漲,期銅上漲1.7%至每噸9,896美元,期鋁上漲0.7%至每噸2,585美元,期鉛上漲0.3%至每噸2,038美元,期鋅上漲2.2%至每噸2,770美元,期錫上漲2%至每噸33,810美元,期鎳上漲0.5%至每噸15,150美元。

投資銀行高盛報告表示,隨著美國以外地區的銅供應持續緊張,倫敦銅價預計將在2025年8月攀升至每公噸約10,050美元的高點。報告指出:「美國以外的銅市場出現供應緊縮,儘管全球市場目前呈現盈餘,但仍引發區域性銅短缺的擔憂。」但報告也稱,一旦預計在9月實施的25%美國銅進口關稅落地,銅價應會回落至每公噸1萬美元以下。

英美資源集團(Anglo American)策略部主管保羅·蓋特(Paul Gait)在倫敦舉行的座談會上表示,銅需求預期將持續增長,主要受到發展中國家人口成長、已開發國家人均GDP強勁,以及中國與已開發國家的穩健需求等多重支撐因素。

蓋特表示,任何需要電力運作的產品,通常約有6%的成分為銅,這也顯示出銅的用途不僅限於能源轉型領域。他指出:「單純推論銅的需求完全來自綠色轉型是不太正確的,背後其實還有非常多其他驅動因素。」他將銅需求的增長描述為「相當令人鼓舞」。

同場座談會中,韋丹塔基本金屬(Vedanta Base Metals)執行長克里斯·格里菲斯(Chris Griffith)則指出,來自傳統應用領域如交通、電力與建築的宏觀經濟發展,同樣對銅需求產生影響,預計這些領域的銅需求將在未來25年內,從目前的約3,000萬噸增加至4,600萬噸。

格里菲斯表示:「人口增長,加上購買力提升,將持續推動傳統領域對銅的高強度需求。」他指出,來自潔淨能源與新技術(如人工智慧、數據中心)所驅動的額外需求,目前約為400萬噸,預計在未來25年內將增至約1,000萬噸。不過,儘管過去十年銅的探勘支出有所增加,但新發現的銅礦減少,以及銅礦項目資本密集度升高,仍構成挑戰。

格里菲斯指出:「我們觀察到,目前的探勘資金主要投入在既有礦區(二次開發),也就是說許多銅礦公司選擇在已掌握高成功率的資產上加碼,但新銅礦的發現仍非常稀少。」他估計,未來五年內,全球需要投入約750億美元用於新銅礦的探勘發現。

第一量子礦業(First Quantum Minerals)執行長崔斯坦·帕斯卡爾(Tristan Pascall)也在座談中強調,隨著新銅礦來源越來越難尋,礦石品位也在下降,進一步推高了銅礦項目的資本成本。而銅需求動能不僅來自全球能源轉型與數位化浪潮,還受到其他多項傳統與基本因素的驅動。

國際銅業研究組織(ICSG)發布的全球銅礦與精煉銅市場展望(2025–2026)報告表示,全球精煉銅產量預計在2025年增長2.9%,2026年增長1.5%。2025年全球精煉銅消費增長預估為2.4%,達到2,800萬噸。2026年全球精煉銅消費預估將達到2,852萬噸。全球精煉銅市場供需預計2025年過剩28.9萬噸,2026年過剩20.9萬噸。

(圖片來源:MoneyDJ理財網資料庫)

*編者按:本文僅供參考之用,並不構成要約、招攬或邀請、誘使、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,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,自行作出投資決定,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,概與《精實財經媒體》、編者及作者無涉。